1
前言

我国改革开放伟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四十年,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伴随着西安交通大学,扬帆书海,击楫中流,也迈过了不平凡的四十年。改革开放以来,我校图书馆藏书量大幅度增加,读者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馆大楼拔地而起,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进入21世纪,三校合并,综合性馆藏形成规模,数字资源迅速增长。图书馆为西安交通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营养,同时,她也成为雄踞西北大地的文献信息重镇,在全国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书馆作为学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支撑部门,始终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展览分四个阶段展示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视频

1977年被称为“历史的拐点”,我国了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1978年,西安交通大学招收1977级、1978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共3500余人。随着政治运动的结束,学校的工作重点很快转移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上来。1979年10月,教育部恢复高等学校理科和工科基础课教材编审委员会,我校190余位教师承担了编写教材的任务,多部教材成为一版再版的经典教材。图书馆举办外文原版书展,成立外国教材图书室,增加中外文图书采购量,设立研究生阅览室,充分保障我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的需求。被十年动乱耽误的学子们勤奋学习,流通台前,借书的人排起长队,阅览室内坐满了刻苦读书的同学,图书的外借量逐年攀升。“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成为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的主旋律。

1988年9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前总统胡萨克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与此同时,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形成了高技术研究、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三个层次的战略格局,“863计划”、“火炬计划”、“基础性研究计划”相继出台。西安交通大学努力开创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增设科研机构,建设科研基地,培养科技人才,改革科研体制。我校科研人员,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追踪高技术前沿,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图书馆加强中外文期刊、外文会议录、科技资料等科技文献的馆藏建设,成立科技查新工作站,为我校科学研究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文献保障和信息服务。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作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国家相继启动“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西安交通大学是“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经过十年的重点建设,我校学科建设长足发展,人才培养工作取得重大进步,科学研究获得令人注目的成就。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在“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引进世界先进的计算机集成系统,大力发展电子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承担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西北地区中心的任务,图书馆向网络化和数字化迅速迈进。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在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在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十年里,西安交通大学顺利完成“211工程”建设项目,继续推进“985工程”,在建设世界著名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向着“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2017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入选全国36所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8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名单。图书馆紧密围绕学校中心任务,持续加强文献资源建设,保障高水平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事业。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图书馆理念,不断创新图书馆服务,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一流的服务。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