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广我省高校馆际互借服务,扩大文献资源共享的受益面,陕西高校图工委于近日在西北大学图书馆开展了我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培训。
陕西高校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始于1989年3月,当时的通用借书证为书本式证件,既作为馆际间借阅的凭证,又作为借阅历史记录的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省高校图工委于2009年启动馆际互借的自动化系统管理,采用集中式门户平台和分布式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网络环境,为成员馆读者提供馆际互借服务。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省高校图工委对本次培训做了精心组织和安排,并尝试在培训方法上进行了小改革。首先,在培训方式上,采用老师演示与讲解、学员现场操作实践的模式;其次,一改以往大规模讲座的方式,将每次培训人数控制在10人左右,方便观摩与辅导。
2015年3月23日、25日、27日下午,来自省内31个馆的41名学员分3批参加了培训。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高建中老师和西北大学图书馆的付敏老师作为培训讲师,为大家详细讲解和演示了馆际互借系统的操作流程。学员们认真观摩、用心实践,在老师指导下逐步熟悉操作流程和系统功能,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老师在讲授和演示馆际互借系统

老师指导学员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