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经济管理 >> 正文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理论与金融对策研究
发布日期:2014-12-17  浏览

[内容提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既是出于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超过合理区间并呈不断拉大趋势国情的正视,更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更深层次的认识和能动地遵循。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目前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依据变化了的经济、政治环境,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丰富、深化和具体化了的现代横断科学的系统理论。
[目录]
上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及金融的促进作用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背景及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第一节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内涵及研究方法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三、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
四、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措施
五、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系
第二节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及范围
二、衡量指标体系的确定
三、“四大板块”间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四、城乡间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五、省际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六、“四大板块”与省际人均收入差异的比较
七、我国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异的分解
第三节 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四大板块”间的发展差异
二、省际发展差异
三、简短的结论
第四节 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合理区间的探讨
一、差距警戒线检验
二、利用标准差S和GDP增长率Y探讨合理区间
第五节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的成因及不良后果
一、差异过大的成因
二、差异过大的不良后果
第三章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
一、第一阶段——政策出台
二、第二阶段——理论探讨
三、第三阶段——贯彻实施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述评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与度量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举措
第三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
一、衡量指标体系
二、各指标的一般标准值
三、指标体系的合成及权数的确定
四、以改进功效系数法测度“四大板块”间各指标的分值
第四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理论、主要内容及法则
二、系统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践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撑系统
第一节 经济发展总体的相关性
一、三次产业
……
中篇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理论
下篇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对策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谷歌、搜狗、360浏览器;推荐分辨率1360*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