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经济管理 >> 正文
银行监管权边界问题研究
发布日期:2014-07-23  浏览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在银监会与人民银行监管权边界问题上各 种银行监管权的配置模式孰优孰劣仍有争论,人民银 行保留部分监管权有其合理性。银监会与人民银行在 行使监管权时存在监管权错位、监管权重叠和监管权 协调不足等问题。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角度对后危 机时代银监会与人民银行监管权边界进行了设计。在 银监会与证监会对上市银行监管权边界问题上,银监 会与证监会监管权存在监管标准不一、监管措施不当 以及监管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上市银行新的风险特 点及组合、业务发展方向,在边界的完善上从并表监 管的视角人手展开。本书认为,银行监管权与国有金 融资本出资人相关权力存在边界冲突的原因在于我国 出资人的特殊身份而扮演“出资人与监管者”的双重 角色。财政部直接作为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与银监会 作为行业监管者之间存在角色错位的问题,在出资人 选择方面给予排除,汇金模式是目前较为现实的选择 。在与地方金融办监管权的边界问题上,分析了目前 银监会派出机构与地方金融办存在职责不明的情况, 从理顺分工和合作关系以及建立“大统一、小分权” 的分层管理体制两方面构建两者权力边界。
第五章分析优化银行监管权边界的监管治理问题 。不管是纵向边界还是横向边界,都是银监会在行使 监管权过程中与外部市场主体或权力部门所发生的关 系,而监管主体的监管治理对银行监管权的纵横向边 界的完善至关重要。对监管治理的三个主要要素—— 独立性、透明度、问责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巴塞尔银 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相关 规定,对银监会的独立性、透明度、问责性进行评估 ,提出改进措施。

[目录]
0.导论
0.1 研究背景
0.2 文献回顾
0.3 基本研究范畴界定
0.4 研究目的与方法
O.4.1 研究目的
O.4.2 研究方法
0.5 本书论证结构
1.银行监管权边界的基本问题
1.1 概念厘定的逻辑起点:银行监管权
1.1.1 银行监管权的本源追溯
1.1.2 银行监管权的性质
1.2 银行监管权存在的前提:市场失灵
1.2.1 市场失灵
1.2.2 银行市场的失灵问题
1.3 银行监管权正当性的相关理论
1.3.1 公共利益理论
1.3.2 公共强制理论
1.3.3 法律不完备性理论
1. 3. 4 小结
1.4 银行监管权边界应然性的理论阐释
1.4.1 监管俘虏理论
1.4.2 公共选择理论
1.4.3 监管辩证理论
1.4.4 小结
2.银行监管权边界比较研究
2.1 美国银行监管权边界考察
2.1.1 基本不受管制的自由竞争时期
2.1.2 安全优先的严格管制时期(20世纪30-70年代)
2.1.3 效率优先的放松管制时期(20世纪70-80年代)
2.1.4 功能监管框架的确立(20世纪90年代以后)
2.1.5 美国银行监管权边界结构性缺陷分析
2.1.6 后危机时代美国银行监管权边界新动向
2.2 英国银行监管权边界考察
2.2.1 行业自律式监管阶段(1979年之前)
2.2.2 自律监管与立法监管相结合的分业监管体制(1979-1997年)
2. 2.3 混业监管模式(1997年以后)
2.2.4 后危机时代英国银行监管权边界新动向
2.3 欧盟银行监管权边界考察
2. 3.1 莱姆法路西框架前的银行监管
2.3.2 莱姆法路西框架下的银行监管
2.3.3 后危机时代欧盟银行监管权边界新动向
2.4 新兴市场国家银行监管权边界考察
2.4. 1 俄罗斯
2.4.2 韩国
2.5 比较考察结论
3.银行监管权的纵向边界
3.1 银行监管权与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的边界
3.1.1 银行监管权纵向边界确定的必要性
3. 1.2 《公司法》与《商业银行法》下的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
3.1.3 常态下银行监管权对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之限制
3.1.4 非常态下银行监管权对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之限制
3.1.5 银行监管权与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边界的成本约束分析
3.1.6 银行监管权与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边界的标准
3.2 银行监管权与行业协会自治权的边界
3.2.1 银行业协会自治的界定
3.2.2 银行业协会自治的合理性分析
3.2.3 银行业协会自治权性质
3.2.4 银行业协会自治权的来源
3.2.5 银行业协会自治权的内容
3.2.6 银行监管权干预银行业协会自治权的正当性:自治权失灵
3. 2. 7 我国银行监管权与银行业协会自治权边界问题分析
3.2.8 我国银行监管权与银行业协会自治权边界的完善
4.银行监管权的横向边界
4.1 银行监管权横向边界确定的必要性
4.2 银监会与人民银行监管权的边界
4.2.1 中央银行行使银行监管权的统分之争
4.2. 2 银行监管权配置模式考察
4.2.3 银监会与人民银行权力配置分析
4.2.4 边界的构建:基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确立
4.3 银监会与证监会对上市银行监管权的边界
4.3.1 上市银行的特征
4.3.2 银监会与证监会对上市银行监管权配置分析
4.3. 3 边界的确立:基于并表监管体制的完善
4.4 银监会监管权与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相关权力的边界
4.4.1 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及其代表的法律性质
4.4.2 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能模式考察
4.4.3 财政部直接作为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出资人监管权与行业监管权的错配
4.4.4 边界的厘定:基于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能模式的选择
4.5 银监会监管权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边界
4. 5.1 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基本状况
4.5.2 地方金融办的职能权限
4.5.3 边界的划分:基于地方金融办的职能定位
5.优化银行监管权边界的监管治理
5.1 监管独立性
5.1. 1 独立性的含义
5. 1.2 独立性的基本要素
5.1.3 银监会独立性评估和建议
5.2 监管透明度
5.2.1 透明度的含义和要素
5.2.2 银监会透明度评估
5.2. 3 提升监管透明度的关键因素
5.3 监管问责性
5.3.1 问责性的含义与要素
5.3.2 银监会问责性评估
5.3.3 改进监管问责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谷歌、搜狗、360浏览器;推荐分辨率1360*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