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正文
精神的圣徒 别样的人生
发布日期:2009-03-17  浏览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集的皆为散见于报刊中的小块文章,董桥在评介金耀基的《剑桥语丝》和《海德堡语丝》时引经据典道:“昔日袁中道论文章得失,至今读来不嫌其旧:‘不知率尔无意之作,更是神情所寄。往往可传者,托不必传者以传。以不必传者,易取姿炙人口而快人目。班马作史,妙得此法。今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其高文大册,人固不深爱也,使尽云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
    对于长篇传记在中国比较成规模的有《华罗庚传》、《熊庆来传》、《苏步青传》、《陈省身传》,十年前编者还组织过一套中外数学传记丛书,其中中国数学家有徐利治、王梓坤、朱梧?等,但反响不大。其中有几个原因:一个主要原因是文笔不行,古人讲:经籍深富,辞理遐亘。皓如江海,郁若蓖邓。文梓共采,琼珠交赠。而这些都是学数学的人所欠缺的,但我们的内容是好的,据《科学时报》一篇文章报导:《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依旧》的演唱者席琳.迪翁最近在谈及有关国家抵制奥运的现象时说了一句话,她说:“坚决反对抵制,因为这些年轻的运动员,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要到奥林匹克竞赛场上展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胡晓东对此也深有感触。1981年,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激起了当时高一学生胡晓东对数学的梦想,从高中、大学、研究生到研究员,他至今仍保留着刊载这篇文章的报纸,他说:“是一种梦想,一种追求”。
[目录]
熊庆来
借鉴经验赶超先进
我的童年
回忆南开中学几位老师的一些教导
为学应须毕生力,攀高贵在少年时--和青年谈谈怎样治学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
偶然的发现
最美好的年华是在南开度过的
与陈先生的几次会面
陈先生题词
灵犀一点是吾师
桃李天下慰心田
数学人生
奋发努力,不虚此生
跨入数学研究之门
科学事业的转折点
谈珍惜时间
专心致志和锲而不舍
跟随吴光磊先生学习30年
我有最好的老师--华罗庚
严格的训练 坚实的基础
在数学的征途上
读书面面观
我的求学生涯
老师引路天道酬勤
树立雄心壮志 勇攀科学高峰--和青年同志们谈学习
默默耕耘 学人楷模
科学追求简单
信念与抉择
“做”数字的洗礼
善于学习 不断进取
功到自然成--写给在校学习的同学们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数坛新星--刘应明
敬怀恩师
追求数学的真与美
生命的涓流
跋涉者
踏着问号前进
希望,总在前头
远海的航行
耕种在数学乐土上
追求
混合型方程
博士和他的妻子
奋斗就有希望
博士:终点?起点!
单蹲的“机遇”
难忘的二三事
从打结谈起
他们
一个普通的人
自述:心顺则人顺
前面,还有更长的路
数学的高峰,我还在攀登
愿把数学当做终生事业
数学高原牧马人
杨忠道院士自传
“尽我所能作点儿事”
数学也需要“扫盲”
数学“只有国际领先”
“但行其事,莫问前程”
……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谷歌、搜狗、360浏览器;推荐分辨率1360*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