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中最具全球化的世纪,其时,文化间互动的深度和频度都在增加,斗争、发展、变革和战争贯穿始终,所以,20世纪注定充满了喧嚣和动荡。
本书是一部真正的全球意义上的著作。它关注当今时事的历史前因,使读者能够在历史和当代事件及趋势之间找到联系和共同点,进而做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同时,本书以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视角,对塑造了20世纪历史发展的重大国际性的时代主题和历史发展进程做了重点回顾。
[作者简介]
迈克 亚达斯,罗格斯大学新伯朗士威校区历史学教授。他是《高度帝国主义与新历史》,《伊斯兰与欧洲的扩张》等书的作者。
[序言]
从严格的年代学意义上讲,20世纪已经结束了,但我们还是深陷于数十年前开始的历史事件之中,这些历史事件深刻地塑造了20世纪的世界历史。我们被卷入这些历史,如此近的距离让我们无法作出冷静客观的判断,也很难用更长远的眼光来观察,思考它们。20世纪之前的历史仍是人们讨论的话题,而20世纪的历史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20世纪众多的重要历史进程会如何结束?它们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都还不知道答案。
评价20世纪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也许明智的做法就是在历史连续性与变革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把20世纪放在更大的全球史背景之下。用这种全球史视野,我们所看到的20世纪就不再是一个单独的时代,而是一个迅速转型期,从一个时代进入另一个时代的动荡过渡期。一方面,15 世纪以来西欧政治,社会经济,思想变革汇集的洪流形成了全球历史的一个巨大分水岭,20世纪这一历史过渡期就是这个分水岭的巅峰。换一个角度看,20世纪是历史挣脱19世纪和19世纪之前时代特有的历史规律,走上另一条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
在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的4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国家借助早先的技术革新和社会变革的成果,海外扩张的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尽管扩张过程中遇到了很强的反扩张,拉缓了它们前进的脚步,但欧洲的贸易和军事大国还是逐渐打造了一个在经济上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在政治上则是由欧洲殖民帝国占据支配地位的世界新秩序。塑造这个全球秩序的努力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进展,两个更深层的历史进程功不可没,它们首先从根本上转变了西欧,最终还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那就是1 7世纪席卷欧洲大部的科学革命和1 8世纪初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这些社会变革汇聚到一起,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最关键的分水岭之一,其意义之重大,堪与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农业和城镇的兴起相提并论。
这些重大变革首先在欧洲发生,逐渐向偏远的殖民地发展,尤其是美国。但全球其他文明和欧洲以外的众多文化所受的波及却很小。18世纪中期以前,欧洲的霸权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并不显著。只有像美洲印第安这样的民族,由于长期处于孤立,因而对欧洲的海外策略、技术,尤其是欧洲传播到海外的疾病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之力。但到了18世纪末和整个19世纪,工业化的欧洲和北美强国不断向外扩张,把人类已经探知的全球大部分领土瓜分为几个相互敌对的殖民帝国;除了最孤立封闭的民族以外,全球所有的民族都被卷入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体系之中;他们还用工业化的通讯和交通系统把全球各种各样的文化联系起来。
从这些全球变革的角度来看,20世纪就是欧洲科学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历史进程加速发展,强化深入和全球扩展的时代。但在看到连续性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革新和传播的速度与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此外,伴随着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出现了通讯与交通的发展。这意味着20世纪各个文明,文化之间的交往联系要比人类历史上过去任何时代的总和还更多更频繁,范围更加广泛。事实上,20世纪末,全球大部分地区不同民族和社会之间的跨文明交流是如此之密切,我们可以说,一个真正的全球文化,全球社区正首次崭露头角。过去联系全球大部分地区所依靠的是帝国和贸易网络,但却从未有过这样的情况:人类大多数人口由一个政治组织(美国)来代表;全球大部分人口如此依赖于国际商业交往,共享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的文化----从摩天大楼到摇滚音乐。
由于这些全球变革的规模巨大,速度越来越快,社会的反应和适应程度往往都未经检验,充满了缺陷。动荡不安接踵而至,一个重大的后果就是全球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战争和国内纷争。无数的作者曾评论道,20世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暴力时代。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的成果不断积累,使得这种暴力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具有毁灭性。科学技术一方面带来了这些损失,但另一方面却也在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在提高工 业化社会居民的生活水平上做出了关键的贡献。我们应该衡量科学技术的正负影响,不论是强调暴力与毁灭也好,还是强调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好,这种观点都是把20世纪视为此前数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延续,甚至说很可能是此前历史发展的巅峰。
我们承认这些连续性的存在,但如果强调20世纪标志着世界历史与此前历史趋势的一个重大分歧的话,另一种截然不同的20世纪历史观就呈现出来了,20世纪在何种程度上代表着人类历史经验新时代的初期阶段?也许正是这过去百年左右的历史的这种承上启下的过渡性质才让我们把20世纪视为更广义的人类经验上一个单独的时代。
在接下来的一章中,我们将会探讨20世纪历史在哪些方面代表了过去数世纪重大变革的发展巅峰,在哪些方面又标志着与此前历史发展道路的彻底背离,并将试图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了一些关键的,各个文明共同的与过去历史的联系,但这些联系在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中又呈现出各自的差异。在欧洲扩张和与之伴随的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扩展面前,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各个民族做出了不同的反应,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他们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将会特别关注这些不同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的历史连续性在各个文明中呈现出来的差异。
在讨论广义的全球模式与地区模式差异的时候,我们也会关注20世纪历史与过去时代的显著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0世纪在哪些方面又标志着一个全球社区时代的雏形正在形成之中。这些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的历史进程:20世纪中各个文明之间的相互平衡所发生的根本改变;跨文化交往的强化与增多;席卷全球的重大政治和文化变革。
跨文化的全球时代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任何一个时期比20世纪更可称为全球视野的世界。20世纪跨文化互动的深度和强度是史无前例的,20世纪已经落幕,这股潮流却还在继续加速。工业化的通讯技术便利了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全球几乎所有地区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联系都更加密切,频繁了。这样密切的联系也就意味着,20世纪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具有”一发动全局”的效应,一个地区发生革新、自然灾害或社会动荡,很可能整个世界都会受到重大波及。甚至连过去非常封闭孤立的地区,如埃塞俄比亚或波黑,一发生政治动乱,就产生了如此直接,深刻的全球影响,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过去,一个地区的灾难只能在小范围地区产生影响,如索马里的内战和饥荒,或者孟加拉的洪水。但到了20世纪,这些灾难却很快发展为带来国际性后果的危机。跨国集团的首脑们做出工厂选址,产品开发的决定,其目的是巩固他们公司的国际地位,而不是加强总部所在的某个民族国家的实力。农牧场主或开发商决定焚毁亚马孙雨林或婆罗洲岛雨林,就会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
20世纪标志着与此前历史时代的彻底背离,还表现在另外两股潮流之中。其一是人口惊人的增长,以及人类为种种用途畜养的家畜数目的激增。经过上万年的发展,世界人口才在19世纪中期达到了15亿。然而仅仅150年后,2000年世界人口就超过了60亿----就算采取了非常雄心勃勃的计划生育措施,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人口还是在继续增长。很显然,人口和家畜的大量增长成为地球资源越来越重的负担,同时也大大助长了另一股让20世纪脱离此前历史发展道路的潮流:人类对自然环境史无前例的干预和开发利用。人类研发了新的技术----部分原因是为了抵消不断加速的人口增长,使得更密集型的农业耕种,用淡水储存、增加森林和矿物产量成为可能。不受控制的人口增长,新技术的利用两股潮流汇聚在一起,导致了地方性和全球污染,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一切生命所依存的地球环境构成了根本性的威胁。
动荡年代向新肘代的过渡
和其他世纪一样,20世纪在纪年上的开端1900年和结尾2000年都是人为确定的,并没有多大历史意义。毫无疑问,1900年是一个历史上的分水岭,我们在最后一章会谈到,不等到纪年上正式终点2000年的到来,20世纪80年代所发生的事件就已经标志着20世纪的第三阶段和最后阶段的结束。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14年是20世纪最有历史意义的起点,理由是1914-1918年的战争造成了战后历史与战前历史的彻底分离。但这种算法把这一分离的结果作为20世纪的起点,模糊了与过去历史的连续性,扭曲了历史,不符合史实。如果我们把1914年作为20世纪的起点,那么我们不仅不能够理解战争的起源,而且还漏掉了战前几十年的关键历史事件,缺少了它们,我们就无法评价这场全球大冲突对接下来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动荡时期的影响。
20世纪之所以是一个独特性和连续性并存的时代,有许多深层的历史主题和历史潮流的原因。从这些历史主题和历史潮流来考虑,我们可以用强有力的论据,把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作为20世纪的开端。我们在第一章中会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十年,新的全球列强崛起,挑战长期主导国际政治的英,法、中国和俄国,这些新列强中最突出的就是德国、日本和美国。同时,大批重要的著作出版,把马克思主义、达尔文主义,自由主义这些意识形态推向了历史前台,它们在根本上塑造了20世纪绝大部分时期社会思想和政治运动的形态。这几十年也是欧洲数世纪以来海外扩张和包括美,日在内的工业列强全球殖民化运动发展到顶峰的时期。从很多重要的方面来说,帝国主义的这一轮爆发也是受到这一时期欧洲,美国和日本所发生的重大社会与经济变革的推动,而殖民主义的力量又把这些变革散播到了世界的其他地区。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1914年就标志着20世纪第一阶段的结束和第二阶段的开始。20世纪第二阶段从1914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这个阶段历史的主流就是一连串的全球危机。世界被一系列灾难性的事件所撼动。这些事件中的大多数均与两次世界大战和主导这一时期的全球大萧条有直接联系。我们在第二章中将看到,国家权力和许多国家的迫害行为在1914年到1945年集中发展,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工业化的列强之间的战争,其灾难性的后果也是过去的任何历史时期所无法比拟的。军事人员和平民的区分已相当模糊,大规模的空袭轰炸和大量国家组织的种族屠杀活动赤裸裸地进行。1914 到1945年间,一个新的国际秩序兴起,西欧相对衰落,权力中心转移到了苏联、美国和日本。这个危机时代还爆发了几场重大的政治革命,墨西哥,德国,意大利、中国,俄国、土耳其和整个东欧建立了新政权。大部分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斗争也如火如荼----一些殖民地国家爆发了独立革命,如越南j 其他殖民地大多是渐进性的独立斗争。
从1945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是20世纪的第三个阶段,我们将在第三章重点叙述。这一阶段的历史主题是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以及他们的盟国之间的冷战j非洲,亚洲和拉美部分地区的非殖民化运动:欧洲与日本从战争废墟上努力重建、调整适应后殖民时代世界新秩序,并取得瞩目成果。新一轮的革命浪潮也在这个时期掀起,其中最突出的是越南、古巴,伊朗的革命,带来了重大的全球性后果。这个时期全球历史还有另外一些重要的特征:社会组织与社会流动的新规律形成,性别关系发生变化,政府作用被重新定义,尽管这其中有的历史发展进程早在1914到1945年危机频仍的几十年中就已经开始了。
在探讨20世纪的主要几个阶段时,我们试图把全球总进程的分析与特定事件、不同地理区域和文化区域的各不相同的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起来。要评价这两个层面上所创造和经历的历史具有什么意义,很难确定哪些事件和变革会在塑造我们即将进入的历史新时代中起到最关键的作用。第四章,也 是本书最后一部分的主题就是这些历史力量和当前的过渡进程。20世纪的历史让我们理解了颠覆1 5世纪到1 9世纪所形成的全球秩序的那些力量,但对于新的世界秩序是什么样子,20世纪却只让我们匆匆瞥了几眼。譬如说,我们知道,将来的欧洲不会再拥有过去那样的主导权,但我们却不能确定霸权地位的继承者会不会出现,如果出现,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形。此外,虽说20 世纪的观察家们对西方的相对衰落具有浓厚的兴趣,或者说更近一些的苏联解体,似乎是过去1 0年历史的主题,但从长时段考虑,其他的变革也许会比这些事件更为重要。
还有一个更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在塑造着未来几代人的生活,那就是过去 20年来围绕着计算机发展建立起来的、日新月异的技术系统。这个系统正曰益取代着工业时代的蒸汽机和生产技术,它开启了后工业时代,至少对世界经济发达地区来说是如此。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新的计算机技术有可能让它们绕过工业发展阶段直接走上更高级的发展阶段,避免高污染和资源耗竭。变革会带来许多种可能的结果,这些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它们却向我们展示了,以离我们最近的过去或现在的经验为基础,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多么的困难。但理解世界历史上最近的一个阶段发生了什么、现在正在发生什么,却正是理解未来将发生什么的最好依据。
[目录]
第一章 20世纪的诞生
第一节 西方工业化和20世纪的基础
第二节 工业核心区的拓展:作为20世纪列强的俄国和日本之崛起
第三节 工业化与帝国主义:欧洲全球秩序的形成
第四节 摇摇欲坠的主权:西方非正式帝国与拉美、中东和中圈的受到阻碍的发展
第二章 半个世纪的危机:1914-1945 动乱的年代
第五节 坠入深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欧洲全球秩序的危机
第六节 战后世界:对欧洲支配地位的持续挑战
第七节 经济萧条和极权主义的挑战
第八节 第二次全球冲突和欧洲秩序的终结
第三章 大洪水之后:冷战时期的世界历史 冷战演变以及向新时代的过渡
第九节 从“热战”到“冷战”
第十节 苏联和东欧:冷战及其后果
第十一节 废墟之上的重建:二战之后的日本和亚太地区
第十二节 后殖民时代的非洲和亚洲
第十三节 冷战对峙和革命的复兴
第四章 崩溃之后:迈向新千年
第十四节 冷战的终结与新时代的雏形
第十五节 全球化及其敌人:奠立21世纪世界秩序的挑战
第十六节 跋:即将到来的全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