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科学政治文化 >> 正文
公共社会论
发布日期:2014-12-30  浏览

[内容提要]
本书致力研究公共社会生成的物理逻辑与本然必然所在;同时,还依东西方文化的前提条件,说明了人类现下的困境与出路的可能性。本书认为,经由人的同质化、同型化建构,人类必将放弃自我、占有的功利、界域二致性、政治化,理性分判诸般痼疾,且就此开始公共社会的历程。公共社会是类的共同体的社会,它以公共性、类的社会性为精神依赖,以类的共利为功利目的,以共权、相对主体、委托代理、公共裁判为制度依托,并由此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与意义,是以是孔子社会思想——大同社会——的再造。
[目录]
“江山作品系列”序1
自序1
绪论1

第一章公共社会的概念及现象11
一、概念及论域11
二、公共现象15

第二章公共化之开启22

第三章公共之物理32
一、社会构成的物理逻辑33
二、西方文化中的社会理论与学说51

第四章公共之性理76
一、东方文化的生成与理念79
二、政治伦理化84
三、第三者的真理与裁判88
四、印度文化观瞻92

第五章公共之质地96

第六章公共之人与人的公共化113
一、生存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同型化124
二、人或社会构成单元的角色化、工具化、标准化、同质化126
三、社会治理机制和功能的技术化、程序化130
四、社会结构的网络化、过程化与同型化134

第七章公共化的功能与价值139
一、变占有、分配的功利为摄取公共的功利140
二、化物、解物,使物善于物144
三、消解绝对主体,演成相对主体,实现同质平格、同类平权151
四、化域求和,消解界域,缓释群域纠葛158
五、社会管理的技术化、程序化与去政治化165
六、人类问题、社会问题的公共解决171
七、人类精神与文化体系的公共化176

第八章公共社会的制度承载180
一、公共制度的基设:相对主体181
二、公共体制之承载:共权187
三、公共制度之操持:委托代理制207
四、公共权力的救济:公共裁判213

第九章如何追逐公共化?216
一、强化公共现象217
二、建树公共意识观念222
三、普及公共教育228
四、具呈公共智慧234

结语公共的终结:人的自然化238
作者介绍
江山,字足无,号曳尾涂人。男,1958年8月生,湖北浠水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法理学家。曾就读西南政法学院。先后任职中南政法学院、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主要著述:《中国法理念》、《互助与自足——法与经济的历史逻辑通论》、《法的自然精神导论》、《人际同构的法哲学》及论文若干篇。
 


上一条:论欧洲
下一条:中国法制史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谷歌、搜狗、360浏览器;推荐分辨率1360*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