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科学政治文化 >> 正文
隔代的声音:历史劲流中的知识人
发布日期:2009-09-22  浏览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避开主流叙述的认识定式,在挖掘最新史料的基础上,以隔代人的视 角,对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人物或重大事 件重新阐释和反思。书中无论是陶希圣眼中的胡适,朋友记忆里的殷海光,还是苏 雪林笔下的鲁迅;无论是李敖与其伯乐萧 孟能的恩怨纠葛,名门之媛陶琴薰五十七年佳人薄命,还是“高陶事件”主角之一 高宗武七年从政的隐晴幽微;抑或四十多年前那一场沸反盈天的“中西文化论战”, 以及震惊世人的“雷案”背后的故事;展现的多是为人所一知半解者的陌生面。立足今天盘点对历史的事后之明或许不难,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当事人饱含温存的那份了解之同情。

[作者简介]

    范泓,1955年生。现居南京,供职某新闻单位。2000年以来,在《南方周末》、《文汇报》、《老照片》、《温故》、《书屋》、《随笔》及《传记文学》(台湾)等报刊发表多篇文章,著有《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与李敖打官司》等。

[目录] 

上辑
 从政七年如咯血    高宗武旧事
 《独立评论》中的陶希圣
 公竟渡河的悲剧    陶希圣从政之痛
 名门之媛陶琴薰
 陶希圣眼中的胡适
 在“民主与独裁”中的胡适
 胡适为何屈就东方图书馆馆长
 胡适先生签名本《师门五年记》及其他
下辑
 殷海光其人其事
 一个时代的一群人与一本杂志
 “雷案”背后的故事(附:关于《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这本书)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雷震与王云五的笔墨官司
 两个浙江人
 久违了,朱养民先生
 苏雪林论鲁迅
 四十多年前的一场“中西文化论战”《文星》杂志与一桩诉讼
 萧孟能晚年的悲情
 泰山无字碑:从无字到有字
后记


上一条:公共管理学基础
下一条:中国1978-2008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谷歌、搜狗、360浏览器;推荐分辨率1360*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