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科学政治文化 >> 正文
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
发布日期:2009-06-16  浏览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上、下两编。分别由《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计谋论点出发,涉及《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大部分重要谋略和《三十六计》的全部计谋。
    以“释题”解释篇名,用“论略”引入金庸武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指出暗合兵法之处。以“作者按”的形式,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相关处加以贯通。并附“注释”标明出处。“论略”部分,以详尽的作品事例论证兵法谋略,原文引用和作者论述相结合,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是全书的重要看点。
    全书收录《孙子兵法》,十三篇和《三十六计》的全部原文原典,读者因此获得超值收藏机会。 【作者简介】
   
陈志明,男,1976年生,河南安阳人。13岁初读金庸小说,16岁试评《笑傲江湖》。多年独立评点、笺注的《金庸作品集》已经完成。个人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之关系;金庸研究领域方向:借助金庸小说普及推广传统文化。现寓居北京,先后出版了《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上、下)、《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续)(上、下)等金庸研究著作。
【目录】
始计篇第一
 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
 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
 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
 强而避之
 怒而挠之
 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
 亲而离之
作战篇第二
 兵贵胜,不贵久
谋攻篇第三
 不战而屈人之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形篇第四
 先为不可胜,以待
 敌之可胜
 先胜而后求战
势篇第五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虚实篇第六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
 避实而击虚
军争篇第七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
 则亡,无委积则亡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九变篇第八
行军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间篇第十三
附录
胜战计第一
敌战计第二
攻战计第三
混战计第四
并战计第五
败战计第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一条:15秒打动对方
下一条:斯大林传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谷歌、搜狗、360浏览器;推荐分辨率1360*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