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科学政治文化 >> 正文
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始末
发布日期:2009-06-02  浏览
内容提要】
    本书选人的所有文章,均出自大陆公开出版的合法出版物。出于篇幅的考虑,同时照顾到全书风格、规范统一,我们对部分文章进行了删节和技术处理。
【目录】
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
 原计划恢复高考要一年时间准备
 武汉大学查全性的发言引起热烈讨论
 邓小平: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
 “两报一刊”发表社论提出“两个凡是”
 胡耀邦审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说,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是驳不倒的
 附:胡福明:写文章时已准备坐牢
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四十一天??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追记
 对原定议题的重要突破
 邓小平和“宣言书”的起草
 叶剑英功不可没
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邓小平率先提出工作重点转移
 中央工作会议达成共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政策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落幕
 “文化大革命”结束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没有结束
 邓小平:现在下乡的路子越来越窄,总得想个办法才行
 回城的势头引发雪崩
从两个“不许”到“伟大创造”??新时期农村改革的第一步
 “老大难”安徽出了“省委六条”
 静悄悄改革唱的好戏
 “双包”成为主流
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抓对外开放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不是收,而是放”
 沿海地区扩大开放“事关大局”
中美建交和邓小平访美
 美方的两次食言
 当机立断,紧紧抓住机遇
 邓小平是副总理,但美方接待规格按照总理安排
中国经济特区的形成之路
 “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
 第一个考察外国经济特区的政府代表团走出了国门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首批经济特区
邓小平与平反冤假错案
 “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
 在教育、科技领域中率先开始拨乱反正
 坚定地支持胡耀邦主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始末
 中纪委长时间的党内审查
 中央成立以彭真为首的“两案”审判指导委员会 
 公、检、法“平行作业”
 一案起诉,分庭审理,一案判决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
 起草历史决议,需要党表现出大智大仁大勇
 邓小平多次谈历史决议的核心问题
 四千人大讨论
 从政治局扩大会议到十一届六中全会
乡镇企业的艰难崛起
 胡耀邦:社队企业有前途,可以和国营工业竞争
 万里:税是应该收的,但不可杀鸡取卵
 给乡镇企业“正名,鼓劲,撑腰,壮胆”
邓小平与中央顾问委员会的成立
 王洪文叫嚷“10年后再看”
 “这个问题早解决比晚解决好”
 “是个好东西”,又是一个“过渡性质”
“双轨制”改革的由来
 价格问题越来越突出了
 莫干山上激辩“调”“放”
 “双轨制”之功过
裁军百万的回顾
 虚胖子不能打仗
 三总部要带头
 建设合成军,提高战斗力
亲历香港、澳门回归谈判
 小平一怒安天下
 乾坤旋转瑞珠还
 故国旌旗入澳门
“863计划”的缘起
 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给小平写信
 邓小平当即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要拖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在建国以来历史决议中第一次出现
 在精神文明建设决议中展开
 十三大报告要好好写出一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
 最初考虑这个问题,是邓小平与大平正芳谈话引起的
 由两步目标变为三步目标
 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三步走”战略任务
黑云压城城不摧??打破西方国家制裁的斗争
 山雨欲来
 分化瓦解
 患难真情
 雨过天未晴
将证券市场引入中国
 一群年轻留学生的梦想
 万寿宾馆会议
 走进中南海
 蓝图成真
回忆邓小平1992年南方之行
 我们盼望已久的老人家要来了
 精心安排的视察日程
 深圳国贸大厦回响着伟人的声音:一百年不动摇
 伶仃洋上的旷世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
从计划到市场??20年经济改革的艰辛曲折
 改革经济模式的早期探索
 理论上的回潮和实践中的进展
 理论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
 改革取向的大论战
 锁定目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
 邓小平: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谈话:我相信它是正确的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从人治到法治
 “文化大革命”中那样无法无天,决不能再让它重演
 明确提出要实行法治,反对人治
 依法治国方略载入宪法
何振梁:申办2008年奥运会之路
 请缨的曲折
 倾情投入
 得道多助
 决胜莫斯科
龙永图与加入世贸组织
十年风雨路
朱总理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策略果然奏效
“我既不是民族英雄,也不是卖国贼”
延续两千多年农业税的废除
 新中国制定《农业税条例》
 统购统销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取消
 农村税费改革
 废除农业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国特色”概念的提出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谷歌、搜狗、360浏览器;推荐分辨率1360*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