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科学政治文化 >> 正文
重归前三名: 写在北京奥运之前
发布日期:2008-09-04  浏览
[内容简介]
   
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24万亿美元,而德国为3.26万亿美元,仅差0.61%,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已成定局,这样,中国将在1880年经济总量跌出世界前三名后的128年又重归前三名。
  目前世界热议中国的“崛起”,中国经济总量将在今年超过德国更成为焦点。从
世界历史和人类发展来看,中国的发展是回归,不是崛起。什么是“崛起”呢?英文是“rise”,法文是“s?élever”,英法文均有“增长”、“增强”和“复活”的含义。但是,不少外国人对中国“崛起”的理解却是另一种含义,即“兴起”、“陡起”以至“起而反抗”,甚至是“怀着反感地平地陡起应对周边”。后一种理解显然是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今天现状的,因此,也是不正确的。
  自1979年起作者游历、考察了90个国家,环绕地球23圈,在国外常驻8年,已按地域出版了一套19本、共达360万字的书。北京奥运开幕在即,作为北京奥申委主席特别助理、北京奥组委总体影响顾问,作者在30年内几乎走遍世界的切身感受是,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德国的1/16,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有占世界1/5的人口,总量位次的回归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可能在北京奥运会上位居世界前三名也是如此。中国人民的理想不是崛起以至称霸,而是与全球人民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有着同一个梦想:这就是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和平、正义和
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目录]
前言 是重归,不是崛起
第一章 落日的辉煌
 第一节 康乾盛世
 第二节 盲龙东踞
 第三节 危机分析
第二章 跌出前三名
 第一节 清朝继承了中国传统国家安全思想的内敛性
 第二节 百年屈辱的开始--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三节 1860年东方大国的终结--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四节 经济总量跌出世界前三名
第三章 重归前三名
 第一节 重温历史
 第二节 中国重归前三名的原因
 第三节 德国于128年后被反超后执政党的反应
 第四节 日本学者对中国重归前三名后的一种悲观预测
 第五节 国内生产总值回归前三名的科学分析
第四章 以科学发展观看人类历史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
 第二节 人类的起源
 第三节 若干古文明为什么灭亡
 第四节 走向海洋
第五章 实地考察大国的兴衰
 第一节 三次考察美国
 第二节 三次考察苏联和俄罗斯
 第三节 八次考察日本
 第四节 八次考察德国
 第五节 住在法国六年
 第六节 五次考察英国
第六章 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对科学发展的新认识
 第一节 增长的极限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知识经济理念的创立
 第四节 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
第七章 中国威胁了谁?--做和谐世界的前三名
 第一节 我国的循环经济水资源战略--中国可以不缺水
 第二节 我国的循环经济能源和石油供需战略--中国可以不缺油
 第三节 我国的循环经济土地资源战略--中国可以不缺地 
 第四节 我国的循环经济气候资源战略--奥运促进节能减排
第八章 做科学发展理念的前三名
 第一节 以人为本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节 统筹兼顾  
第九章 做可持续发展的前三名
 第一节 过度的重工业化是不可持续的选择
 第二节 “GDP崇拜”、PPP质疑和绿色GDP
 第三节 “合理需求”的新经济学概念与绿色消费
 第四节 人如何与自然生态和谐
 第五节 探讨几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第十章 中国在北京奥运争第几名
 第一节 做奥运精神的前三名
 第二节 如何科学评价奥运会的名次
 第三节 竞赛与友谊
 第四节 东道主市民争科学素质的前三名
 第五节 主办城市争科学发展的前三名
 第六节 办一届最好的奥运会--悉尼和雅典奥运的借鉴
第十一章 亲历生态建设和申奥
 第一节 以《首都水资源规划》申奥
 第二节 罗布泊还能恢复吗
 第三节 黑河生态建设奏响绿色颂歌
 第四节 黄河为什么不断流了
 第五节 人工生态系统
第十二章 未来的世界和中国
 第一节 解决三大差别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节 循环经济实现两岸经济统一
 第三节 对2050年世界经济的展望
 第四节 对2050年中国经济的展望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谷歌、搜狗、360浏览器;推荐分辨率1360*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