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科学政治文化 >> 正文
人.历史.家园: 文化批评三调
发布日期:2007-12-26  浏览
[内容简介]
    由于命运和经历,作者这一代人可以说生活在比个体生命长得多的历史时段、来往于比故乡宽广得多的不同地域。从十八世纪的世界景观、帝国主义的临门、晚清的现代、“五四”的新、
社会主义改造、后“文革”,到如今的全球化,都是他们的当前时代;从城市到乡村、从大洋彼岸到此岸,都既是又不是他们的近邻。于是,若一定要为“家园”划个范围,那将是整个世界,若一定要为“家园”找个源头,那么她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
    正因了“家”的广大,作为
文化研究者,作者认为,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中国文本中那些热爱大同、执著生命的理想本可以完善一个关于“家”的想象;然而,中国语境进行的对人类物质和精神资源的耗损却造成了对于”家园”的威胁。更有几人愿意承认,这遭受威胁的“家园”不仅是欧洲人、美国人、拉美人、非洲人或东欧人、印度人的财产,也是自己的和子孙后代的过去与未来?
    此书便体现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探索。
[目录]
    第一辑 你来自哪一个“现代”?
第一章 “新”与“变”之外:体系的历史与反体系的历史
第二章 “世界主义”景观与双重帝国边界上的都市社会
第三章 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与上海近代印刷文化的社会构成
第四章 什么不算现代:甲午战争前的技术与文化--以江南制造局为例
第五章 什么不算科学
    第二辑 你属于哪个主体?
第六章 中国人与世界人之歧异
第七章 性别表象与民族神话
第八章 《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
第九章 荒野中弃儿的归属:读莫言创作
第十章 记忆与遗忘的置换:读张洁
第十一章 苏童的“家史”与“历史”写作
第十二章 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
    第三辑 你要去哪个未来?
第十三章 人,一份尚未完成的试卷
第十四章 轿车梦酣--“平等”而“发达”的沥青幻境
第十五章 后社会主义与全球化的交叠--与薛毅谈
第十六章 后社会主义和全球流浪:笔记数则
后记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谷歌、搜狗、360浏览器;推荐分辨率1360*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