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怀旧能使人心灵净化。”报纸和杂志越是年代久远,存世量越少,就越显珍贵,报刊的创刊号更可谓是凤毛麟角的珍品,它是报刊收藏的一个重要类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记录当时历史背景的实物。那么,跟着创刊号一起扬名成金的创刊词,更显得弥足珍贵。创刊号是价值连城,往往以创刊词出自谁之手笔而彰显。
我们读着他们的创刊词,好象在听斯人斯世的宣言,在这些宣言中,有是虽是公式化的、标语化的,但更多的是熔艺术与思想与一炉。其中既有豪放而又婉约的回声,好似聆听来自“秦淮河上的桨声”;有是令人回肠荡气,产生一种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残阳如血”之沉郁壮美的意境。与此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发现每一个不同年代便有不同凡响的空谷足音,如果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那么本书所仰重的创刊词便是来自那种已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作者。
[书摘]
《申报》 [创刊时间] 1872年4月30日。 [创办地点] 上海。 [创办背景] 《申报》原称为《申江新报》,主办人是英商美查(Ernet Major)。初为隔日刊,同年5月7日改为日报。主笔有蒋芷湘、何桂笙等。1907年售予华人席子佩。1912年10月20日史量才接办,总主笔为景韩、张蕴和,业务渐有起色,成为著名大报。1932年7月创办《申报月刊》,次年又出《申报年鉴》,立场趋向进步,反映民族资产阶级抗日救国要求。后出版《自由谈》副刊、载鲁迅、巴金等进步作家文章。1934年11月史量才被军统特务杀害后。言论又趋保守。1937年12月一度停刊,次年10月在沪、港同时复刊,1941年 12月为日伪控制。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接收,潘公展任总主笔,沦为国民党 CC系报纸。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历时77年。 [作者蒋芷湘小传] 蒋芷湘生卒年不详,湖南长沙人,清末举人,维新人士。不慕官场,性喜笔墨,经常出入洋场。经买办陈莘庚介绍,结识《申报》创办人关查。经过交流切磋,美查刮目相看,相见恨晚,遂聘为正式创刊的第一主笔。蒋芷湘继而邀请友人秀才何桂笙、钱昕伯作政治编辑。1873年,杭州发生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即清末四大名案之一),《申报》对此跟踪报道和评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至使舆情汹汹。次年,蒋芷湘离任而去,不知所踪。申报馆告白 当今天下,可以当作传奇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至于那些被湮没而不能表现出来的事情,也比比皆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缘故呀?我看这完全是没有有心人去为这些事情记载下来,以致竟使许多珍贵的奇闻逸事就这样静悄悄地灭寂了,连个称呼都没有。这是多么令人可叹可惜的事啊。 自古以来,比如《史记》等百家所载,皆是前代所遗留下来的旧闻,况且这些故事篇幅浩繁、文词深奥,若不是文人骚客,则很难读懂。 对于当今时事,要想求得简单易懂,使上至知识分子下至农工商贩,都能通晓的话,莫过于新闻纸了。 国家的政治、风俗的变迁、中外交涉的要务、商贾贸易的利弊与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凡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都会刊载到这上面来的,而且凡所记载的事务必求其真实,没有任何的虚妄,读者一看就明白易晓。本报不为浮谈之词,不记荒唐之语,这对于留心时务的人来说,从这里可以得到真实的大概,对于出门谋生的人来讲,也不至于受到人家的欺诈。这就是新闻的大作用,所以也大有益于天下。 …… [焦点评析] 《申报》主人美查,原是一位以办报盈利的老板。他曾公开宣称“本报之开馆”,“因谋业所开者耳”。 的确,主办人美查本来是以盈利为目的办报的。但他传播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平面媒体经营规则。为后来中国人自己创办报纸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比如,《申报》每份售价八文,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报纸来说,中下层老百姓更容易接受。另如有偿登载各种商业广告、鼓励文人投稿发表作品等等,都是百多年后的现代报纸仍相延袭而不能改的重要规则。 但是,作为有心人的蒋芷湘,却是借美查这个地盘,申张并宣传自己的信念。因此,蒋芷湘也常对人言:“本馆虽西人开设而秉笔者则华人,其报系中西人所共成者。” 蒋芷湘这话,已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以这样的一种办报方式,而使以经济为主的《申报》转到以政治为主的方向。同时,由于蒋芷湘等有学养的华人参与,使《申报》比以往所有在华的外报更加中国化,更合乎中国读者的口味。 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申报》是最先深入到中国民间社会的近代化传媒。 《申报》一创刊就强调自己是“新闻纸”,“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起初,《申报》主要选录京报、香港中文报,译述西文报纸上的新闻,随后便着手建立自己的新闻采集网。它先在本埠招聘访员,分别设置法租界访员、英租界访员、美租界访员等等,各自采访本区域内的新闻。创刊半年后,又开始增聘外埠访员,至1874年7月,该报已在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武昌、汉口、宁波、扬州等地聘定访员报道当地新闻。其余无访员的地方,则鼓励当地读者惠寄稿件,发表后付给报酬。随着新闻通讯网的不断扩大,报上的新闻日渐丰富充实。
[目录]
序 有一种“沉醉不知归路”的感觉
晚清期刊(1872--1911)
《申报》
创刊时间
创办地点
创办背景
作者蒋芷湘小传
创刊词译文
焦点评析
[附]影印件
《循环日报》
创刊时间
创办地点
创办背景
作者王韬小传
创刊词译文
焦点评析
[附]影印件
《苏报》
创刊时间
接办时间
创刊地点
接办地点
创办背景
作者陈范小传
创刊词译文
焦点评析
[附]邹容《革命军 绪论》
[附]影印件
《强学报》
创刊时间
创刊地点
创办背景
作者康有为小传
创刊词译文
焦点评析
[附]康有为遗书两封
[附]影印件
《时务报》
创刊时间
创刊地点
创办背景
作者汪康年小传
创刊词译文
焦点评析
[附]影印件
《国闻报》
创刊时间
创刊地点
创刊背景
作者严复小传
创刊词译文
焦点评析
[附]严复《原强》
[附]影印件一
影印件二
《新民丛报》
创刊时间
创刊地点
创刊背景
作者梁启超小传
创刊词译文
焦点评析
[附]影印件
《大公报》
创刊时间
创刊地点
创办背景
作者英敛小传
创刊词译文
焦点评析
[附]影印件一
影印件二
《民报》
创刊时间
创刊地点
创办背景
作者孙中山小传
创刊词译文
焦点评析
[附]影印件
《中国女报》
创刊时间
创刊地点
创办背景
作者秋瑾小传
创刊词原文
焦点评析
[附]秋瑾: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
[附]影印件
《民呼日报》
创刊时间
创刊地点
创办背景
作者于佑任小传
创刊词译文
焦点评析
[附]影印件一
影印件二
《民意报》
创刊时间
创办地点
创刊背景
作者汪精卫小传
创刊词译文
焦点评析
民国期刊(1912--1946)
《民国报》
创刊时间
创办地点
创办背景
作者蔡元培小传
创刊词译文
焦点评析
《礼拜六》
创刊时间
创办地点
创刊背景
作者王纯根小传
创刊词原文
焦点评析
[附]影印件
《新青年》
创刊时间
创刊地点
创刊背景
作者陈独秀小传
创刊词原文
焦点评析
[附]影印件
《民国日报》
创刊时间
创办地点
创办背景
作者陈其美小传
创刊词原文
焦点评析
[附]影印件
《晨报》
创刊时间
创办地点
创刊背景
作者汤化龙小传
创刊词译文
焦点评析
[附]鲁迅《阿Q正传 第七章 革命》
[附]影印件一
影印件二
《湘江评论》
创刊时间
创办地点
创刊背景
作者毛泽东小传
创刊词原文
焦点评析
[附]影印件
《京报》
创刊时间
创刊地点 ……
《每周评论》
《新潮》
《建设杂志》
《星期评论》
《改造》
《觉悟》
《劳动界》
《学衡》
《努力周报》
《创造》周报
《向导》周报
《中国青年》月刊
《醒狮》
《语丝》
《生活》周刊
《创造月刊》
新纪《大公报》
《自由谈》
《新月》
《民俗》周刊
《现代》月刊
《大众画报》
《文学季刊》
《滨江日报》
《新蜀报》
《野草》
《观察》
共和国期刊(1956--2003)
《萌芽月刊》
《半月谈》
《中国出版年鉴》
《南方周末》
《三联生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
附录一 部分报人办报的遭遇
附录二 部分创刊词影印件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