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科学政治文化 >> 正文
停滞的帝国: 两个世界的撞击
发布日期:2008-06-20  浏览
[内容简介]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到访中国,这次出使在历史上最大的争论是:英国使者有没有向
乾隆皇帝下跪磕头?……
    本书作者
佩雷菲特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使作为东方与西方的首次撞击来考察,于是,视野开阔了,可供思考的素材也就相应丰富起来。在作者眼中,这次英国人的出使实质意味着当时的“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 ”面对“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本书以详实的史实,有趣的细节,精彩的笔致,揭示中西文明巨大差异和冲突。
    二百年前,大英帝国从给乾隆祝寿为名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英国此举意图同清政府谈判以改善两国的贸易,而中国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与政治观念不同,认为英国里仰慕中华文明才遣使臣远涉重洋为皇上祝寿的,这场聋子之对话尚未开始就注定失败了。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马戛尔尼觐见时是否下跪的问题并不单纯是一场礼仪之争,而是两种文明的撞击,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先生就这一主题在1989年5月出版了
《停滞的帝国》一书。该书一出版就进入畅销书行列,半年内就售出了20万册。
[目录]
译者的话
前言 一次探索的冒险
第一部分 “地球上最强大的民族”向中国驶去(1792年9月~1793年6月)
 第一章 启程时的热情(1792年9月26日~10月8日)
 第二章 “人类的主人”(1792年10月9日~27日)
 第三章 对中国着了迷的欧洲 (1792年10月27日~11月30日)
 第四章 在英国舰队的保护下(1792年11月30日~1793年1月21日)
 第五章 中国味(1793年1月底~6月16日)
第二部分 另一个星球去中国觐见皇帝(1793年6月~9月)
 第六章 澳门,衔接两个世界的缓冲地(1793年6月19日~23日)
 第七章 避开了广州 (1793年6月23日~24日)
 第八章 稀奇的怪物(1793年6月26日~7月5日)
 第九章 搜罗领航员(1793年7月6日~18日)
 第十章 “英国的名声”(1793年7月19日~31日)
 第十一章 运送礼品 (1793年7月31日~8月5日)
 第十二章 “对你来说 一切都是新鲜的”(1793年8月5日~7日)
 第十三章 礼品还是贡品?(1793年8月8日~10日)
 第十四章 沿白河溯流而上(1793年8月11日~16日〕
 第十五章 一堂磕头课(1793年8月15日)
 第十六章 分配住进一座庙宇(1793年8月16日~21日)
 第十七章 一座由木结构房屋组成的城市(1793年8月19日~20日)
 第十八章 出现乌云(1793年8月16日~21日)
 第十九章 路经北京(1793年8月21日)
 第二十章 在圆明园边上(1793年8月22日)
 第二十一章 和传教士初次见面(1793年8月23日~24日)
 第二十二章 科技宫(1793年8月23日~24日)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不堪的“学者(1793年8月24日〕
 第二十四章 您有统治国家的科学吗?(1793年8月22日~28日)
 第二十五章 富丽堂皇的监狱(1793年8月24日~26日)
 第二十六章 已变成中国人的欧洲人(1793年8月27日~29日)
 第二十七章 一个受他人影响的君主(1793年8月28日~29日)
 第二十八章 皇帝的朱笔(1793年8月28日~31日)
 第二十九章 谈判不在热河进行(1793年8月31日~9月1日)
第三部分 傲慢对自负 在皇帝的庇荫下(1793年9月2日~10月6日)
 第三十章 长城路上(1793年9月2日~5日)
 第三十一章 在鞑靼区(1793年9月6日~8日)
 第三十二章 礼仪危机(1793年9月8日~9日)
 第三十三章 赢啦!(1793年9月10日)
 第三十四章 各有各的理(1793年9月10日)
 第三十五章 冲击波(1793年9月11日~14日)
 第三十六章 觐见那天的早晨(1793年9月14日)
 第三十七章 在皇帝脚下(1793年9月14日)
 第三十八章 “万树天堂’(1793年9月15日~16日)
 第三十九章 鞑靼皇帝(1793年9月17日)
 第四十章 但愿庆典仍继续(1793年9月17日~18 日)
 第四十一章 内宫秘史,床 第隐私
 第四十二章 天气转阴(1793年9月19日~25日)
 第四十三章 回到北京(1793年9月26日~30日)
 第四十四章 遭难(1793年9月30日~10月2日)
 第四十五章 御座上的一卷纸轴(1793年10月3日)
 第四十六章 君主给封臣的信(1793年10月3日)
 第四十七章 扔入海里的瓶子(1793年10月3日~4日)
 第四十八章 “我们像小偷似的离去 (1793年10月5 日~7日)
第四部分 真正的使命开始(1793年10月7日~11月11日)
 第四十九章 迟到的答复(1793年10月7日~8日)
 第五十章 一位文人大学士(1793年10月8日~10日)
 第五十一章 天朝文书(1793年10月11日~15日)
 第五十二章 劳动和日常生活(1793年10月17日~18日 )
 第五十三章 “破坏夷船”(1793年10月18日~20日)
 第五十四章 “皇上对任何变化都表示怀疑”(1793年10月21日~23日)
 第五十五章 无与伦比的邮政(1793年10月20日~24日)
 第五十六章 “迫使中国人挨饿”(1793年10月24日~28日)
 第五十七章 乾隆发怒(1793年10月28日~11月1日)
 第五十八章 用公鸡祭河神的地方(1793年11月2日~6日)
 第五十九章 苏州,中国的半个天堂(1793年11月7日)
 第六十章 被出卖的未婚妻(1793年11月8日)
 第六十一章 黑暗中的微光(1793年11月8日~11日)
 第六十二章 “于严切之中,仍寓怀柔”(1793年11月11日~13日)
第五部分 峰回路转,希望复萌(1793年11月~1794年9月)
 第六十三章 老传教士的遗嘱(1793年11月9日~10日)
 第六十四章 在南方内地(1793年11月14日~17日)
 第六十五章 逆来顺受(1793年11月18日~20日)
 第六十六章 一段旱路(1793年11月21日~22日)
 第六十七章 “我国的造化”(1793年11月15日~22日)
 第六十八章 一名官员当众遭受鞭笞(1793年11月23日~27日)
 第六十九章 旅行者的失望和幸福(1793年11月27日~12月4日)
 第七十章 标志进步的火柴(1793年12月4日~6日)
 第七十一章 南下广州(1793年12月6日~14日)
 第七十二章 那里憎恨洋鬼子 (1793年12月15日~18日)
 第七十三章 广州(1793年12月19日~23日)
 第七十四章 会合(1793年12月24日~1794年1月1日)
 第七十五章 与外界联系的修士和奸商(1794年1月1日~8日)
 第七十六章 后卫战(1793年12月29日~1794年1月13日)
 第七十七章 明天的中国 (1794年1月13日~15日)
 第七十八章 中国人更兴旺发达 (1794年1月13日~2月1日)
 第七十九章 令人吃惊的军事同盟要求(1794年2月1日~3月19日)
 第八十章 处于战争状态的海洋(1794年3月17日~9月6日)
第六部分 马戛尔尼之后的一系列不幸
 第八十一章 不再迷恋中国的欧洲(1794年~1816年)
 第八十二章 蒂津--丢了脸的使团(1794年~1795年)
 第八十三章 戈洛夫金--半途而废的使团(1805年秋)
 第八十四章 阿美士德--被驱逐的使团(1816年~1817年)
 第八十五章 圣赫勒拿岛上战俘的忠告(1817年6~7月)
 第八十六章 鸦片换茶(1817年~1840年)
 第八十七章 耀武扬威
 第八十八章 内破裂(1850年~1911年)
结束语:天文地理音乐钟与景泰蓝

上一条:面试
下一条:当责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谷歌、搜狗、360浏览器;推荐分辨率1360*768以上